会议指出,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抓手,有利于形成协同创新、人才集聚、降本增效等规模效应和竞争优势。
会议强调,要把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摆到更加突出位置,坚持全国一盘棋,引导各地发挥比较优势,在专业化、差异化、特色化上下功夫,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要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新兴产业培育壮大,促进技术创新和转化应用,推动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壮大优质企业群体,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要坚持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着力营造产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那么,当前,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总体情况怎么样?
先进制造业主要是指具备较高附加值和技术含量的高技术产业或新兴产业。而先进制造业集群是指在一个区域里围绕先进制造领域密切联系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共生的网络化产业组织形态,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标志。
(一) 新兴产业领域的集群占比超九成
作为制造业中的关键,先进制造业已然成为国家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引领着未来产业发展方向。45个国家级集群中,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13个、高端装备领域13个、新材料领域7个、生物医药及高端医疗器械领域5个、消费品领域4个、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领域3个,覆盖制造强国建设重点领域,总体呈现“传统产业(如,呼和浩特乳制品集群、佛山东莞市泛家居集群、青岛智能家电集群)、新兴产业(如,湖南株洲中小航空发动机集群、沈阳市机器人及智能制造集群、广州智能网联汽车集群等)并重”但“新兴产业占比绝对主导”的特点。
(二) 地域分布上呈现“一带三核两支撑”的格局
45个国家级集群中,跨城市或跨区域的集群协同发展成为新的发展趋势,越来越多先进制造业集群来自城市之间的“组团”,多个城市间形成了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产业分工协作的格局,具有联动效应的产业已经实现了地理位置上的聚集,基本建成具有一定规模和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
先进制造业集群是全球经济竞争中新的产业组织形态,是政府与市场、企业合作,有效增强制造业根植性与创新能力、快速提升产业全球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工具。
2000年以来,德国、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掀起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热潮,制定国家战略和计划,多部门、多组织联合推进。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或正在打造若干个世界级产业集群,其中德国15个、日本17个、法国18个、挪威4个、加拿大5个。
就我国而言,虽然近几年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工作成效喜人,但与世界先进产业集群相比,我国先进制造业集群还存在资源潜力挖掘不够、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际影响力不大、品牌价值不高等问题。
未来,我国需从产业生态、集群网络等方面加强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推动我国制造业在产业组织、空间布局上实现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畅通制造业国内国际双循环”,打好全球新一轮科技竞争“国际赛”。
一是要破除行政壁垒,建立跨行政区的先进制造业集群联合建设机制。建议进一步优化先进制造业集群政策,设立区域产业创新基金,推进跨越行政地域界限的集群共同体建设,促进跨地域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制造企业、服务企业之间互动合作以及各环节全面融合,鼓励城市群内部多个城市联合建设产业集群,为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建设提供可靠的机制保障。
二是要构建集群梯次培育体系,推动优势产业集群化、配套链条化,强链育群筑牢“生态圈”。按照“一群多链、聚链成群”原则,进一步完善集群培育发展工作机制,鼓励企业自主创新,推动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培育一批具有全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打造产业、科技、金融、人才高水平协同的集群发展生态,引导优质要素资源向集群高效集聚,推动产业全链条优势重塑和价值跃升。